统一医保用药范围,会影响患者吗?不会!权威解读来了

近日,统医一则“部分药品年底将调出地方医保药品目录”消息在网上流传,保用引发社会关注。药范影响有网友称,权威“地方将部分药品调出医保目录是解读因为医保基金不够用了”;也有观点认为,部分医保药品被调出会影响患者用药。统医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用部分药品调出地方医保药品目录是药范影响为了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这有利于增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权威公平性、医疗保障待遇的解读平衡性和普惠性,并不是统医因为“医保基金不够用了”。“总体上看,保用全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药范影响略有结余,权威基金保障能力稳健可持续。解读”该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近日,北京市公布第三批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有部分自媒体在转发消息时突出“调出药品含氨氯地平、布洛芬等”信息,引发误读。比如,本次北京市调出的“氨氯地平”,实际上是“氨氯地平滴丸”,临床上氨氯地平主流剂型是片剂或胶囊,有数十家企业生产,且一直是医保药品目录内品种,调出的滴丸剂临床几乎没有使用。数据显示,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6月份,北京医保基金实际支付氨氯地平各种剂型费用近3亿元,而滴丸剂型为0;涉及的“布洛芬”,实际上调出的仅是“布洛芬凝胶”,现有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的“布洛芬”有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剂、软膏等多种剂型,完全满足临床用药需要。
北京市医保局医药服务处工作人员表示,按照国家要求,到今年年底,如果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的药品是可以报销的,如果不在国家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医保基金就不能支出。但是,这次所有调出的药品,在目录里都是有可替代药的。比如,小儿感冒宁糖浆,在医保药品目录里仍然有很多同类的药品。北京市6月份公布第三批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品种,为医疗机构提供了6个月的过渡期,目的是为医疗机构或参保人有时间来换药或者调整用药,确保不因调出非国家医保药品而影响临床用药。
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行每年动态调整,4年500多种药品被纳入目录,通过谈判后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地方增补药品基本可被国家目录中的药品更好替代,继续保留地方增补药品意义不大。在综合考虑各地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临床和群众用药习惯、药品更新换代周期等因素的基础上,国家医保局研究制定了地方增补药品三年“消化”计划,即从2020年开始,按照第1年40%、第2年40%、第3年20%的比例,逐步调出原省级医保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药品,到今年年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总体上,全国各省份‘消化’的地方增补药品在现有国家医保目录内都有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替代药,调出影响不大。”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表示,允许各省份适当增补部分药品,是我国基本医保制度建立初期的阶段性措施。医保制度经过多年发展,服务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已经进入规范发展的阶段。国家医保应坚持“保基本”“可持续”的底线,不断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各地在药品增补数量、种类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不同地方医保患者享受到的医保待遇不同,还有的地方将一些使用量极低的药品增补进医保目录,造成医保资源的浪费,违背医保公平性原则。因此,实现医保用药范围全国基本统一,不会增加患者负担,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医保药品目录、提高群众异地就医便利性,为广大参保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服务。
(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 转自:保险报网实习记者 许予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1月18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第十三届财新峰会上表示,“金融是2025-07-07
外交部: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来自“台独”势力顽固推行分裂活动和美国对此的纵容支持
6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防长奥斯汀近日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演讲称,台湾海峡风险尤其凸显。他同时表示,美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没有变化,美不寻求对抗与冲突,不寻2025-07-07-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13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英国经济环比下降0.3%。2025-07-07
- 一一场几乎没有悬念的市场“踩踏”再次佐证通胀爆表之威慑力;此时,做空的市场力量亦在聚集。6月10日公布的美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8.6%,高于8.3%的市场预期,创近41年最大涨幅;全球2025-07-07
- 中新网11月23日电 23日,央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2025-07-07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2025-07-07
最新评论